歧路亡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qí  lù  wáng  yáng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lamb going astray at a fork in the road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歧路亡羊”的成语拼音为:qí  lù  wáng  yáng,注音:ㄑㄧˊ ㄌㄨˋ ㄨㄤˊ ㄧㄤˊ,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;比喻事理复杂多变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《列子·说符》:“大道以多歧亡羊,学者以多方丧生。”,基本解释:歧路:岔路;亡:丢失。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。比喻事物复杂多变,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。,例句:明代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·老父赋》:“其后探泥谷,至渡固而又北。公弗识途,日进莫知退。却。北又四十里,稍适适之,更寻东西,复称北前。”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qí  lù  wáng  yáng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ㄑㄧˊ ㄌㄨˋ ㄨㄤˊ ㄧㄤˊ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偏正式;作谓语;比喻事理复杂多变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a lamb going astray at a fork in the road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歧路:岔路;亡:丢失。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。比喻事物复杂多变,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《列子·说符》:“大道以多歧亡羊,学者以多方丧生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明代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·老父赋》:“其后探泥谷,至渡固而又北。公弗识途,日进莫知退。却。北又四十里,稍适适之,更寻东西,复称北前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