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年而语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óng  nián  ér  y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ut on a par with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同年而语”的成语拼音为:tóng  nián  ér  yǔ,注音:ㄊㄨㄙˊ ㄋㄧㄢˊ ㄦˊ ㄩˇ,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否定句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试使山东之国,与陈涉度长絜大,比权量力,则不可同年而语矣。”,基本解释:犹言相提并论。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。,例句:唐代杜甫《秋夕》诗中写道:“同年三十六,犹作同年语。”这句话表示作者和他的朋友们都是同年出生的,所以可以用来形容同辈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tóng  nián  ér  yǔ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ㄊㄨㄙˊ ㄋㄧㄢˊ ㄦˊ ㄩˇ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否定句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put on a par with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犹言相提并论。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试使山东之国,与陈涉度长絜大,比权量力,则不可同年而语矣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唐代杜甫《秋夕》诗中写道:“同年三十六,犹作同年语。”这句话表示作者和他的朋友们都是同年出生的,所以可以用来形容同辈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