腥闻在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íng  wén  zài  shàng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here's a smell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腥闻在上”的成语拼音为:xíng  wén  zài  shàng,注音:ㄒㄧㄥ ㄨㄣˊ ㄗㄞˋ ㄕㄤˋ,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臭名远扬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《尚书·酒诰》:“腥闻在上,故天降丧于殷。”,基本解释:腥闻:原指酒肉的腥味,引伸为丑恶的名声。比喻丑名远扬。,例句:清代·纪晓岚《六氏遗闻》:“正月八日将民到慈禧大妃府门前哀谠,三月十五日将同修在武大总统府前闹谠,五月十九日将铁路观众在宁波车站外闹谠,七月十三日将学堂师生在湖南省会谠,九月十八日将国都难民在北洋政府大官们门前闹谠,十一月二十三日将反败为胜党之三十六罪犯在监房内闹谠。六氏故国有巡按大臣为兰序卿者,不能一日乃至腥闻在上。”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xíng  wén  zài  shàng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ㄒㄧㄥ ㄨㄣˊ ㄗㄞˋ ㄕㄤ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谓语、定语;指臭名远扬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There's a smell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腥闻:原指酒肉的腥味,引伸为丑恶的名声。比喻丑名远扬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《尚书·酒诰》:“腥闻在上,故天降丧于殷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清代·纪晓岚《六氏遗闻》:“正月八日将民到慈禧大妃府门前哀谠,三月十五日将同修在武大总统府前闹谠,五月十九日将铁路观众在宁波车站外闹谠,七月十三日将学堂师生在湖南省会谠,九月十八日将国都难民在北洋政府大官们门前闹谠,十一月二十三日将反败为胜党之三十六罪犯在监房内闹谠。六氏故国有巡按大臣为兰序卿者,不能一日乃至腥闻在上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